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sxykmgy2年前中医知识223

  近日,我院褥疮·烧伤科成功将“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由文化局颁发证书。与此同时,山西省文化厅、太原市文化局及迎泽区文化局领导莅临我院褥疮•烧伤科调研非遗工作。

IMG_1866.jpg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褥疮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国褥疮治疗网(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中医外科-褥疮科)是我市乃至全国应用中医药专业治疗褥疮、烧伤的为数不多的医疗机构之一。该科设置住院病床20张,配套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手术室、处置治疗室等,并配备有功能齐全、先进的相关手术诊疗设施设备和各种康复器材。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褥疮科突出中西结合特色:西医方面重点突出VSD快速稳定解决骨髓炎骨膜长肉的问题;中医方面突出“湿润疗法”、“煨脓生肌法”,使疮面快速愈合,尤其是将传统“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运用于临床制药。褥疮科临床治愈率高达90%,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展示间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赵廷祯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赵廷祯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二代传人赵换奎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二代传人赵换奎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赵世钦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赵世钦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赵建林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赵建林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赵文斌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赵文斌


相关文章

治疗褥疮专业医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中医外科(褥疮科)是我市乃至全国应用中医药专业治疗褥疮、烧伤的为数不多的医疗机构之一。该科设置住院病床54张,配套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手术室、处置治疗室等,并配备有功能齐全、...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简介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简介

  1.“膏药”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魏晋时期炼...

千年府城非遗传承记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

  千年府城非遗传承记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公立非营利性二级中医医院,太原市褥疮诊疗康复中心,太原市中医重点专科,太原市市级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院褥疮科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麝香拔毒膏属黑膏药,由襄汾县(古称“太平县”)清朝地方名医赵廷祯于1880年-1885年(光绪六年-光绪十一年)研制成功,该中药膏剂精选三十余味中草药,其中涉及部分名贵中草药,采用古法炮制而成,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项目的实际运用

  1、坚持古法炮制麝香拔毒膏,但以现代工艺技术要求质量。  以西医的角度看来,好多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开始一次次的做实验,明白了古人在没有科学仪器佐证的情况下,权衡出适宜的温度、湿度...

省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代代相承 享誉杏林

省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代代相承 享誉杏林

    膏剂是我国中医学的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  清末名医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剂疗法在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