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sxykmgy2年前中医知识269

  膏剂是我国中医学的古老剂型,渊源久远。清末名医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剂疗法在治疗中有着奇效。2018年,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的“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太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5月,又成功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的“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麝香拔毒膏属于中医里的黑膏药,是清光绪年间襄汾县名医赵廷祯研制的一种外用剂型,传承130余年来,在五代赵氏人手中先后演变出“痄腮膏”“生肌愈合膏”“外科回阳膏”等,针对不同体质、不同辨证的患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方,其治疗效果在患者和同行当中颇有口碑。

  2004年,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将中医外治的方向定位为褥疮,成立了专门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和研究赵氏历代传人的诊疗经验和经方药方,拓展麝香拔毒膏的诊治范围,成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首家中医治疗皮肤溃烂的特色专科。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的“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10年开始,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医师赵文斌携团队运用这套组方,先后为全国40多个城市的3万余名患者带去了希望,并和太原市近20家养老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科里有三个出诊小组,专门为卧病在床的褥疮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奔波在外地,仅去年一年出诊患者就达到了近万人次。”赵文斌说。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的“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麝香拔毒膏已经成为迎泽区在中医外治领域的一张名片。然而仅靠一家医院一个科室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和‘医治’的责任,如何让麝香拔毒膏在我的手中发扬光大,让病患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就能把病治好,这是我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在推广以麝香拔毒膏为核心的一系列中医外治法的道路上,赵文斌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


相关文章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医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日,我院褥疮·烧伤科成功将“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由文化局颁发证书。与此同时,山西省文化厅、太原市文化局及迎泽区文化局领导莅临我院褥疮•烧伤科调研非遗工作。    随着...

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膏药特点及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膏药特点及价值

  麝香拔毒膏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及深部组织溃烂(如褥疮)的外用中药膏剂,具有抗感染、止疼痛、拔毒、祛腐、生肌、敛皮之效,且无毒副作用。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及患有...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非遗保护名录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公立非营利性二级中医医院,太原市褥疮诊疗康复中心,太原市中医重点专科,太原市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的使用步骤

  整个换药过程简介,易操作。  1、碘伏消毒伤口周边。  2、双氧水冲洗伤口内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外。  3、擦干伤口。  4、麝香拔毒膏外敷伤口并紧密接触伤口。  5、伤口凹处适当填充。  6、...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五枝黑膏纪录片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五枝黑膏纪录片,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烧伤科,公立非营利性二级中医医院,太原市褥疮诊疗康复中心,太原市中医重点专科,太原市市级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山西省、太原市、迎泽...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简介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非物质文化遗产“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简介

  1.“膏药”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魏晋时期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